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377节(1 / 2)

张玉与丘福冲到前方扶起了他,但此刻南军军阵也步步紧逼。

一时间,朱棣身为统帅居然与南军交锋,这一幕看得王义皱眉。

“这燕王殿下,没有殿下那本事干嘛去前面。”

王义吐槽一句,随后转头看向自己身后的两万渤海马步兵:

“面突迂回,帮大军北撤!”

“哔哔——”

专属渤海的哨声响起,当下两万马步兵开始渡河。

在他们抵达南岸后,他们在王义的率领下不断迂回面突放箭,南军前军不断有面部中箭而倒下者。

乱战之中,朱棣三易战马,都被南军弓箭手射死。

好在王义所率的渤海马步兵射术精湛,加上丘福和张玉保护,他才成功渡过河滩,返回了北边。

“撤军!”

朱棣眼看正面突破李景隆是不可能,当即撤回南岸燕军。

这一日,白沟河南北两军死伤数千人,燕军士气萎靡。

朱棣寻了一匹战马骑上去,不甘的看了一眼南岸的二十几万南军,当即调转马头返回了自己的营盘。

不多时,张玉、朱能等人各自整军,燕军所有将领都集中到了朱棣的帅帐中。

“今日差点就能击穿李九江那小儿的兵马了,若是俺们也有火炮就好了。”

朱棣坐在位置上,不断抱怨着关于火炮的事情。

王义闻言沉默不语,诸将则是将目光投向了他。

“若是有渤海的火炮,我们今日兴许能在南岸站稳脚跟。”

张玉也开口说着,朱棣更是画起了大饼:“王义,你给老二写份信,就说俺已经和李九江决战白沟河,只要拿下白沟河的李九江,俺们年底就能打到淮河去。”

朱棣如此说着,可王义却毫无波澜。

“火炮之事,便是殿下写信都无用,何况末将呢……”

王义作揖回礼,朱棣听后却觉得晦气,只能嘀咕着:“老二这抠抠搜搜的样子,一点都不像俺。”

他这话,任谁听了都知道是气话,因此也没附和他。

倒是见众人不开口,朱棣这才继续说道:

“今日一战,虽然死伤数千,但那李九江的问题也被俺看出来了。”

“他手中兵马老将太多,那些老将刻薄死板,不愿意按照李九江的吩咐来,因此今日涿州卫和太原卫才会暴露问题。”

“明日俺再率你们渡河看看,若是那李九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,俺就可以用这个问题来击败他了。”

朱棣沾沾自喜,可此时帐外却传来了马蹄声。

他诧异看去,却见张辅走进帐内作揖道:“殿下,道衍大师骑马来找您了。”

“老和尚来找我?”朱棣心里一紧,他清楚姚广孝,如果姚广孝亲自来找他,那肯定代表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。

在朱棣看来,眼下为数不多能让姚广孝来找自己的事情,不是在山东的朱高煦,就是漠北的鞑靼、瓦剌等部。

怀揣着不安,朱棣眼巴巴的看着帐门,直到一刻钟后才听到了马蹄声。

六十有六的姚广孝发须皆白,身体却还算健朗,翻身下马一气呵成。

“老和尚,发生什么事了?”

朱棣走出帐外,可姚广孝却看了一眼帐外情况,对朱棣行了一礼后便走到了帐内。

朱棣跟上姚广孝,并看着姚广孝扫视了一眼帐内诸将,确定帐内都是可以嘱托的人后,他才拿出了一封信。

“二殿下弃了火炮与辎重民夫,轻装南下,三日前消息送抵北平,眼下已经拔下云梯关,挺入淮东了。”

“甚?”朱棣愣了愣,不止是他,所有人都愣住了。

“殿下打进了淮东,俞通渊、平安等人回援,吴高也率领宋瑄、刘真南下,盛庸撤往扬州。”

“此外,渤海的水师也抵达长江口,眼下长江口的守将是陈瑄与杨俅,贫僧估计,事情会出现变化,因此特地来告诉殿下,请殿下停战撤回涿州。”

姚广孝交代了他来此地的意图,无非就是不想让朱棣无用功。

眼下朱高煦都已经打到淮南了,而且他敢于轻装南下,肯定有所依仗,兴许这场持续了一年多的战事,将在今年彻底结束。

只是面对姚广孝的话,朱棣却脑中空白:“老二…打进淮南了?”

昨晚甲流发高烧,所以这章是在医院写的。

如果今天输液能好的话,晚上回家赶在十点前补回来,如果好不了就只有这一章了。

满城风雨

“你让俺撤回涿州是为甚?”初六黄昏,当白沟河北岸的燕军营盘内响起了朱棣的问询声,姚广孝也盘算着佛珠开口道。

“眼下南军应该已经知道二殿下突袭到淮南了,以贫僧之见,理当暂时不与南军交手,而是等待南军动向,趁着其南下时侧击将其击败。”

此刻的大帐内只有姚广孝和朱棣两人,而面对姚广孝的话,朱棣也紧皱眉头:“若是这李九江不走呢?”

“不会。”姚广孝摇摇头道:“二殿下敢于轻装南下,肯定是有所依仗,就朝廷在南边的十余万兵马,定然是挡不住二殿下的。”

“况且,若是我们与李景隆在此纠缠,那反倒是落了下乘,理当借着南军南下而跟随南下,将我们与应天距离拉近,即便到时候二殿下出了什么事情,我们也还有另一副家当继续与南军交手。”

姚广孝的想法很简单,撤回涿州,让李景隆轻视他们,然后等待朱高煦在南边把事情闹大,届时李景隆必然要带着军队南下,而朱棣就可以趁机与李景隆打运动战。

就今日的情况来看,两军正面对垒之下,燕军是很难击败南军的。

因此,倒不如让南军自乱阵脚,自行调整队伍南下,借此发挥燕军优势,将李景隆的二十万大军在南下道路中击溃。

当然,姚广孝只是提了个建议,具体采不采纳,还是得看朱棣自己。

不过在朱棣开口前,姚广孝还是提醒道:

“此外,殿下还需要明了一件事,我军虽有十七万之众,但其中五万可都是二殿下的兵卒。”

“眼下若是二殿下拿下京城,那帝位到底是给您,还是他自己取之……”

姚广孝提起了关于帝位的问题,而这正巧是朱棣没有想过的。

昨日他还在想着如何击败李景隆的二十万大军,如何南下徐州,如何渡过江淮与长江。

可是这才一夜过去,姚广孝就带着朱高煦突破淮河,直抵淮南的消息找到了他。

面对这个问题,朱棣连一丝犹豫都没有,他自然是想做皇帝的。

可眼下,依照姚广孝的说法,朱高煦显然是站在上风,而且自己还不能与他撕破脸皮。

如果朱高煦要自己做皇帝,那他就只能做太上皇了,但自古到今,太上皇的下场似乎没有几个是好的。

“你觉得要怎么样?”

朱棣沉声询问姚广孝,姚广孝却还是那句话:“跟着南军撤往南边,而后在二殿下渡江包围应天时轻骑南下,只要包围了应天,您再轻骑南下,二殿下顾及孝道,即便不想让出帝位,也要与您商量着来。”

其实姚广孝更想让朱棣轻骑南下,可他没有朱高煦的水师,运不了那么多的粮食,因此一旦轻骑南下遭遇变故,朱棣这一副家当或许会遭受重创。

届时若是这父子二人没有拿下应天,局势可就不好说了……

面对姚广孝的话,朱棣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