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89节(1 / 2)

实际上不锈钢的工艺很简单,只需要在炼钢时加入铬就行。有这么强大的钢厂实验室,甚至都不需要太多次数就可以试验成功。

后世产生各种复杂的其他不锈钢种类,比如掺入了镍、钛之类的,但目前用不到。

仅仅生产出耐腐蚀又光洁亮丽的普通不锈钢就足够。

李谕知道的是大体配方,具体的冶炼过程由工厂的工人和德拉蒙德实操。

——对他们来说几乎就是日常工作。

几十次的试验后,就得到了较为合适的配比。

李谕从国内带来的几名学生同样全程观摩参与。

最终谢煜希看着眼前锃光瓦亮的铁疙瘩说道:“就是这个?”

李谕说:“差不多了,你们千万别小看它,它不同于其他的钢材,能够耐腐蚀,并且不会生锈,所以我称其为不锈钢。”

“真有这么厉害?”近卫昭雪说,“那么它岂不可以用在各种户外,或者,军事上?”

实际上不锈钢项目最初立项,就是一战时期英国想要研制一种耐腐蚀的钢材,以用于制造枪膛。

但李谕并不想掺和进军工行业,说道:“很可惜,不能用在军事上。因为这种新材料虽然耐腐蚀,却并不耐磨。”

近卫昭雪略感失望:“那它能做什么?”

李谕得意道:“用处大了!它可以用于制造餐具,并且在建筑行业也大有用处。”

“餐具?”

众人全都很吃惊。

李谕叫过来德拉蒙德:“你去买一些刀叉模具,还有水果刀、脸盆等。”

德拉蒙德很快就买来,有了材料和工具,压模很容易。

没多久,他们就造出了光彩照人的刀叉、勺子、脸盆、水果刀等等。

李谕等国人并不用刀叉,但美国人看到可就太高兴了,这东西市场比拉链、膨胀螺丝还要大。

将来建筑行业打开市场后,更不用担心销量。

谢煜希笑道:“难道以后要重操旧业?”

李谕说:“可以自己生产,当然也可以卖专利,它的价值大多了,必须要好好估值。”

谢煜希说:“我突然感觉纽约的实验室已经满足不了你。”

李谕问道:“为什么这么说?”

“因为你横跨的行业太多,简直无法猜度。”谢煜希说。

李谕说:“总之,又要拜托你申请专利了。”

谢煜希已经习惯,甚至美国专利局都把她当成了常客。

苏格兰小伙德拉蒙德渴望道:“李谕先生,我今后能不能跟随你,进入你的公司?我不仅懂冶炼,还懂得许多其他工业门类生产。”

小伙看起来很实诚,李谕需要的就是这种刚毕业白纸一样的人,比较好培养。而且让邹周自己管生产实在太累,今后还打算让他走上管理岗位,于是说:“可以,不过初创公司,可是很辛苦的。”

德拉蒙德高兴道:“能跟随您,我就心满意足了。”

看来以自己的名头,招人的确容易。

谢煜希等人也看得出这项叫做“不锈钢”的技术市场广阔,只不过近卫昭雪却在悄悄犯嘀咕。

这段时间的相处,很明显李谕的学术能力惊人,他似乎可以做到很多事情,脑袋里也藏着数不尽的知识。

得想办法挖掘出来!

归途

李谕等人回到纽约时,摩根已经处理好了上市程序。

如今没有敲钟,也没有华尔街铜牛,在这种华尔街顶级大佬的操作下,一切进行得如同水到渠成。

李谕乐得如此,将来公司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。

摩根想的无非就是想要通过股市挣点钱,但如果企业做大做强,李谕能挣的自然更多。

而且能有如此专业权威的人来操作上市,能省去的麻烦可是太多了。

上市的只有李谕ly公司下的无线电业务板块,用的名字是“ly radio”,也就是“ly无线电”。

按照此前的合同规定,李谕在董事会拥有固定的75%投票权,不论将来会不会增发股票。

投票权和股份是两码事,可能持股只有10%,但拥有超过50%的绝对多数投票权,也就是能够控制公司。

典型的比如某东,东哥持股13%左右,但投票权高达761%,还是他说了算。

实际上只要超过一半,就已经可以自己拍板。

受到摩根的影响,首次公开募股(ipo)100万股,每股1美元。

由于纽交所没有每日涨跌限制,当日就迅速跳到5美元。

如今股市上的无线电股太少了,再加上李谕中了美国海军的标,市场对李谕的公司极为看好。

李谕手中目前有40%的股份,也就是瞬间就涨了五倍,多了160万美元。

当然了,这些钱不能随便花,要用在公司建设上。

摩根能够看得出ly未来一定会成长为大公司,心情颇好,叫来李谕一起庆祝。

李谕和特斯拉刚进屋,摩根就开了香槟:“恭喜恭喜!”

李谕从助手端过来的盘子上拿起一个酒杯:“合作共赢!”

摩根说:“形势一片大好,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增发股票,我预估几个月之内市值能够超过2000万美元。”

市值2000多万,放在现在的纽交所已经处于中游水平。

特斯拉、费登森、邹周、谢煜希等人都持有原始股,到时候肯定全都大赚。

李谕的股权自然会有所稀释,不过只要稳住绝对的控制权和投票权就足够。

反正整体上肯定是会收获颇多。

不得不说,金融的力量真是可怕。

正是因为可怕,必须要多留几手,提前找小罗斯福定下合同果然有帮助。

李谕说:“市值需要公司优秀的业绩来维持。”

“业绩你不用担心,”摩根说,“据我所闻,已经有大批船运公司想要订购无线电设施。包括我自己旗下的大西洋航运以及刚刚收购的英国莱兰航运,我要为公司每艘船都配上先进的无线电设施。”

摩根此前已经完成了铁路与钢铁行业的超级大并购,单单钢铁托拉斯市值就超过10亿美元,是美国第一个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巨无霸。

摩根自己控制的公司几乎占据纽交所总市值的一半!

在此之后,摩根又准备搞航运业托拉斯,他将美国大西洋航运与英国莱兰航运合并,成立了国际商业航运公司。

这件事可是点燃了美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的。

——能够收购英国人的公司,对此时的美国来说也是非常值得大书特书的事。

摩根手底下的船只大大小小有四五十艘。

李谕说:“正好我们刚刚有了新厂区,能够提高产能。”

摩根说:“你的产能太需要提升了!我正准备再建造几艘超级游轮,能够上船都会是顶级名流,一艘船恐怕要配备多台无线电设备才行。”

摩根此举是为了彰显新公司实力,他的确建了三艘豪华游轮,其中一艘就是大名鼎鼎的泰坦尼克号。

不过很可惜泰坦尼克号因为天灾加人祸不幸沉没,两年后摩根的国际商业航运公司就破产了。

铁路和钢铁行业通过垄断可以提高效率,但航运很难做到。

因为大海不是铁路,自由度太高,有艘船就可以出海,根本没法控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